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心得体会 >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3篇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06-11 11:10:04 来源:网友投稿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3篇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篇1

  最美的逆行,奔跑在生死速递的赛道上,举国上下,同心抗疫,撑起生命之上的“保护伞”,挺起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唱响新时代的中国“好声音”,凝聚起最美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在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中熠熠生辉,散发光芒,奏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打牢了民心向背的“奠基石”,勾勒出了凝聚合力的“同心圆”,跑出决战决胜的“加速度”,指引和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传好践行抗疫精神的“接力棒”。

  八方驰援,勾勒凝聚合力的“同心圆”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全国各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重要指示精神,纷纷组建医疗救援队,主动递交了申请支援武汉的请战书,踏上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支援武汉的征程。救援队员们的身影奔波于方舱医院的各个舱室,美丽脸庞被勾勒出了深深的印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撑起了守护生命的“半边天”,化身冲锋陷阵的花木兰,争做斗病魔、战死神的“奇女子”。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使命。也许是初心使然,亦或是职责所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防控一线,积极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和隔离相关工作,逐一进行检查登记,逐人测量体温,有效切断了疫情传播渠道,筑牢疫情传播的“防护网”,以实际行动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勤务员”,勾勒出了万众一心齐抗疫的“同心圆”。

  生命之上,打牢民心向背的“奠基石”

  “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诠释了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党和政府快速响应,举全国之力,同心抗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携手奋战率先垂范,当好疫情防控的“领头人”,全力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抗战,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应人民群众之所需,为人民发声代言,耕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田”,当好爱民暖民惠民的“孺子牛”,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至上”的为民情怀,打牢了民心向背的“奠基石”。

  攻坚克难,跑出决战决胜的“加速度”

  时代召唤,我必担当。平凡而又质朴的抗疫英雄,默默无闻而又内心坚强,只需一声召唤,我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疫情防控担使命,守土有责筑屏障。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医务人员心中永远装着病人,病患的事都是大事,病患的事都是急事,把对家人的爱埋藏心底,深耕医疗救治的“责任田”,临阵不慌,淡定从容,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从隔离病房护理到疫情防护,从疑似病人的收治到隔离病人的观察,从采取血标本到终末消毒,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抗战,跑出了护理生命安康的“加速度”,上演了一幕幕生死速递的“生命历险记”。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一群朴实善良的建筑员工!就在2021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完工。10天的时间,1000余个床位,34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看似不可完成的“海市蜃楼”,最终被中国基建战士逐一攻克。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鏖战,终于赶出了一个火神山!都说,中国人是“基建狂魔”,可以用神一般的速度,建成一所医院。其实我们都知道,哪里有什么奇迹,不过是为了生命,争分夺秒罢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等多重压力,让我们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抓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全力吹响高质量推进“六稳”“六保”的“冲锋号”,让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靓丽的“风景线”,以新时代抗疫精神的“源头活水”跑出中国“加速度”,谱写中国“新画卷”。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篇2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统计,全国确诊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每位两万余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上到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出生30天的婴儿,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举全国之力,调配物资用品,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

  逆流而上、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自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前仆后继、不畏艰险、主动请缨,千里奔波、奋战一线、治病救人;成千上万社区工作者,化身“宣传员”“通讯兵”“维修工”,摸排居民出入动态情况;无数平凡的村(社区)干部,变身为“采购员”“快递员”“后勤兵”,为重点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新时代雷锋”志愿者们,定在风里雨里,值守防疫检测点,只为同一个目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言必行、行必果,守家园、保寸土,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干劲,攻坚克难、战胜病毒,以实干担当、克己奉公的精神,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科学部署、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持,“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自1963年以来,中国成立援外医疗队,先后向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医疗队,抗击非典、埃博拉病毒,每次全球大考,都有中国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抗击新冠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中国收到170多个国家、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慰问与支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以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并第一时间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后,又派出不同省份的专家团队分别前往意大利、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塞尔维亚等国,带去医疗防护物资,分享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经验,力所能及地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努力和贡献,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谈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篇3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抗疫斗争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抗疫精神永不过时,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奋发进取。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担当者从不推卸。敢医敢言、国之脊梁的钟南山,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张伯礼,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的张定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陈薇……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扛起了艰巨的大梁,以赤子之心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要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坚守,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他们是抗击疫情的铁骨英雄,也是指引党员干部前行的时代楷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逆行者从不退缩。在战“疫”前线,“白衣天使”医生护士与病毒直面交锋,“黑衣天使”民警干警风雨无阻坚守一线拉起“防护墙”,“红衣天使”党员干部起早贪黑反复排查织牢“防护网”。他们生而平凡,不是不曾畏惧,但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是故土,所以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而然走上了抗击疫情的逆行之路,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用平凡的身躯讴歌了一首首不凡的“赞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者从不止步。鼠年之初,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上万国人的心神,神舟大地空前团结,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国外众志成城,奔走采购药品物资运往国内,祝福关怀源源不断;国内团结一心,普通群众响应号召待在家中避免聚集,党员干部全体奔赴抗疫一线,“一省包一市”向湖北省疫情发起总攻,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谈谈 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