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观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2【10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2【10篇】

时间:2022-05-28 11: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语】《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下面是由大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和参考。

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9月1日,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正式开学。20xx年《开学第一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电视课堂。这个不同不仅是在武汉设置课堂,而是今年的第一课,在回望疫情中触摸精神开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节目开办12年来最接地气又最提气的一课。

  武汉课堂所在地为洪山体育馆,这里曾经是武昌方舱医院。作为武昌方舱医院1124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的一员,武汉市三十九中的高三毕业生付巧,把方舱变成了备战高考的临时课堂,这里是她“梦开始的地方”。“我把我的外公、妈妈都借给你……”,作为武汉课堂的课代表,二十九中陈琪方同学分享了她为新冠肺炎患者致公开信的初衷,字里行间,感人肺腑。报考北大医学部的湖北黄冈高三毕业生王睿接受央视连线,他要立志从医,因为有榜样的力量。身患绝症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患者、为武汉、为国家筑起生命“长城”的张定宇,讲述了他在20xx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刻骨铭心的经历。钟南山说:“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人权的表现。”

  特别的课堂,特别的学生,特别的老师……这些不同寻常的画面与声音,让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有了穿越时空的意义,在迄今持续12年的“第一课”中,写下最厚重的一笔。回望抗疫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一种精神充盈屏幕,让观众荡气回肠,重温那段经历,让人倍加珍惜诸多值得铭记的美好。

  这一课不仅是献给广大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收心”礼,也是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礼物。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明白这个秋季的初心,牢记为了什么而出发。我们努力读书,我们认真工作,是不负这片土地所赋予的使命,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正如抗疫专家张文宏所说,今天我们有机会坐在窗明几净的课堂里面,事实上很多国家还在面临病毒蔓延的局面。抚今追昔,《开学第一课》让我们重温了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为困难面前强大的精神伟力而动容。疫情下,我们同舟共济。疫情下,我们挺身而出。疫情下,我们心坚志远。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以一个胜利去迎接另一个胜利,《开学第一课》让人牢记使命,就一起去书写更精彩的答卷吧。

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新学期,新气象。9月1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等登上央视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讲台,带着中小学生回顾战疫,仰望北斗,感悟“少年强,中国强”。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文章,而“开学第一课”,正是一堂涵养品德、美德的思政课。

  “开学第一课”,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开学第一课”,和毕业典礼一样,都是具有仪式感的教育活动。重视“开学第一课”,就是重视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让学生以一个更好的面貌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涯。在抗疫的特殊背景下,今年这堂“开学第一课”邀请来了抗疫英雄和“白衣战士”讲述他们感人肺腑的战“疫”故事。透过他们的故事,大家感受到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作为茁壮成长的莘莘学子,爱国主义是教育的必修课,以“开学第一课”这样一种形式来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确实是的主题。把抗疫作为最生动的爱国教材,定能鼓舞着每一位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学第一课”,涵养顽强拼搏的精神。三尺讲台,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令人动容,也照亮着广大青少年的奋进之路。课堂上,钟南山写下“一个也不能少”,张定宇誓言“我们要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张伯礼坚信“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安全”……铿锵的话语中,无不折射出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可贵的精神必将给年轻的少年们新的启迪。孙中山曾经说道,“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相信,历经这堂特殊的“第一课”,会让更多青少年收获乘风破浪、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健康成长。

  “开学第一课”,激发学先锋做先锋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谢军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身边的榜样。俗话说,“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通过这样一堂课,广大学生感知到了榜样行为世范的力量。我们的青少年生逢盛世,莘莘学子要善于思考,透过这些真切的故事更加懂得今日学堂朗朗书声的不易。对此,青年一代必须树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慎终如始地以心中信仰为船桨,勇挑历史重担,接好建设祖国的“接力棒”,用青春的力量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开学第一课”,燃起青少年爱国情报国行。无疑,这堂特殊的课程是广大学生成长路上的“营养剂”。祝福开启新学期的学子们御风前行,学有所成。我们也坚信,年轻的一代一定会一片丹心向阳开,再创未来新辉煌!

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今天是9月1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公益节目,内心有比较多的感慨,在新学期开学,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长见识,也是我们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开学第一课的目的,就要让我们接触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这次的主题是关于抗疫的,看到所有人都在为抗疫做贡献,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当追梦者,也要肩负祖国建设未来的重任。

  虽然我们现在年纪小,还不能完全独当一面,但我们要抱有远大的志向,决不能辜负祖国的栽培。

  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

  在这场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比赛中,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完成,让我们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吧!

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万众期待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来了,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

  新冠肺炎疫情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潜伏、爆发,我多少次以为《开学第一课》会随着疫情的无情而停播。

  这个节目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电视节目,她更像是一年只能见一次的好友,而每次见面这个好友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

  20xx的开始确实有些悲情,但这个节目告诉我的是,在这悲情之下其实也充满了爱。

  我们的抗疫一线人员,他们日日夜夜奋战,当中甚至有人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其他人的生命。

  这已经超过对这一份职业的职责,这是一种英雄般的大爱啊。

  我们的祖国,用她的速度建成了雷神山和火神山,用她的坚决毅然隔断病毒地传播,最终霸气扭转局势。这像是一种深沉的母爱,默默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看完《开学第一课》,过去半年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但是我的心情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我们祖国有不平凡的英雄。

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开始了,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吃过晚饭之后,我跟爸爸妈妈坐在客厅一起观看,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觉得跟平时看的动画片不一样。

  尤其是今年非常特殊,因为疫情的影响,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家里,学习如何防疫,同时看到了很多抗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让我感觉春节并不孤单,更多的是感动。因此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勤快洗手,出门戴口罩,以及不能聚众聊天等等,这都是我从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东西。

  2021年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我们的祖国在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

  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于为国家奉献的人,他们是最美的战“疫”“守护者”,我们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战“疫”面前,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抗战,众志成城战疫情,用无私无畏的“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他们是中国的英雄,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是在病毒面前默默为我们贡献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人,他们也是可爱的人,不管怎么样,就算疫情再怎么无情,而他们总是有总是给我们温情,这份勇气是我们的都要学习的。因此在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更多的时候,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可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就好像这次疫情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怎么保护自己,更别说去保护别人,也不会有中国的速度这都是知识的力量。因此,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抗疫精神,保护好自己,才能在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不知不觉,又一个暑假过去了,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可以说心情非常激动。

  在2021年9月1日晚8点,最令人期盼的就是《开学第一课》的播出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

  当观看完《开学第一课》后,被里面的一个又一个励志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当初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时,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他们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充满了爱和温暖,它们无不在激励着大家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创造更辉煌的明天,将来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毕竟作为少年的我们,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新世纪的开拓者。

  正所谓: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奋斗,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我们一起扬起风帆,向成功彼岸奋力驶去;让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加油!

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今天是全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梦想成真。

  200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次《开学第一课》,核心是“知识守护生命”,那是汶川大地震后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让人为之感动,为之叫好。2009年,《开学第一课》得以延续,核心是“爱的教育”,不仅让学生,也让全社会的人们反思对祖国的爱、感受对家人朋友以及全社会的爱,体验爱的传递与爱的力量。今年,《开学第一课》的核心是“梦想”。笔者认为,这样的主题非常好。

  梦想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是幸福的,有梦想可以让青春永驻……可当前社会浮躁,一些人迫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出现了信仰的危机;还有不少人为了高房价、社会分配不公平、身体亚健康等而感到迷茫与失落。正因为梦想、信仰问题的出现,才成就了张大师、李神仙们。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浮躁的社会情绪不可避免地传染到了青少年身上,从而出现了“比爹”、“学好不如嫁好”、“沉迷网络游戏”、“脆弱轻生”、“厌学逃课”等不良的现象。要纠正这些思想或者行为习惯,恰恰需要引导我们的青少年从小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坚持。

  让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就在那一闪念,可能是基于某人的一句话,或受某个人物的影响,或因某件事而有所触动。那瞬间的火花甚是可贵,但不完全是偶然的,很多是长时间教育与启迪的结果。而且,让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懈追求,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更赖于理想教育的常态化,对青少年以经常性的激励与刺激。当然,社会各界还应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环境,给青少年追求梦想、实现梦想提供机会,让梦想之花不仅是默默地坚持,更要有开放的一天,有结出硕果的可能。

  《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非常有用。《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可以是一年一次,但其内容和教育时间决不能是短暂的,不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毕竟,在青少年时期,注重人格的培养,有时比多做几道题更有意义。

  今天,开学的第一天,愿孩子们所有的梦想都开花!

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又到了开学的时候,中小学校也按照惯例组织学生们收看《开学第一课》节目。今年《开学第一课》的重头戏,自然落在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天团”身上:一位位杰出的模范代表用亲身经历向孩子们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爱国与敬业,以人格魅力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大家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这既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谆谆嘱托,也是对全社会的殷切期望。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不仅有医师、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也有志愿者们的“凡人微光”,这些立德树人的珍贵教材充分说明,教育不仅是老师的工作,模范也不仅是少数人的“专利”。社会全体成员都应以身作则成为下一代的榜样,人人都可以成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讲。

  钟南山院士分享他的童年故事,张文宏医师教孩子用生日歌判断洗手时长,这些亲切的话语拉近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产生了积极的教育影响。放下身段诚恳沟通更契合青少年的思维特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身边人、身边事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立德树人需要榜样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榜样的激励。书本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给青少年强大的精神鼓舞,身边普通人的一言一行,同样也会为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成年人的言行举止会成为青少年评价这个社会的依据。“开学第一课”“人生第一粒扣子”绝不仅是一期电视节目、一堂思政课那么简单,它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滋润土壤,呵护青少年心目中的善良、道德与理想之花。社会生活是一门大课堂,需要更多人拿出“榜样精神”和“主讲意识”,让这堂课的宣讲效果更好。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来看,如果身边成年人的言行和教育宣传差别过大,无形中会消解榜样的示范意义。比如,作为家长若沉迷于手机娱乐,要求孩子专注于学习的说服力就不够强;若家长成天抱怨工作不易,孩子也会对走入社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人父母者,不能把教育当作学校的事情一推了之,只有以身作则对孩子施加正面影响,在要求孩子做到之前自己先身体力行,才能符合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事实上,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身边人不只是家长,学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道德品质,亲友长辈的素质修养与亲情关怀,甚至是点头之交的邻里的微笑与关心,都将对青少年的人格树立和品德养成产生教化作用。

  此外,成年人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全民抗疫阻击战中,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为代表的后勤保障者们作出了重大贡献。家长是对小哥们的爱岗敬业与辛勤劳动表示钦佩与感激,还是以体力工作的辛苦为“反面教材”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这种“三观”之考更牵涉到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层面。社会在进步,观念也应更新。今天的快递小哥能评定职称、拥有晋升空间,成年人更应摒弃旧思维与成见,以更为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把心中的自信与阳光洒向下一代,为下一代的立德树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祖国的未来必将在理想的传承中越来越美。

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9月1日,作为一档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电视公开课”,《开学第一课》如期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节目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陪伴同学们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目再度激起观众的澎湃爱国情怀,让人们认识到五星红旗不可撼动的地位。节目播出后,传媒界、教育界、文化界等专家对节目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堂课来得太及时、太有必要了。

  “五星红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告诉我们,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青少年来说,爱国无疑是最基本的素养。生活需要仪式感,开学更是如此。以《开学第一课》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爱国理应成为的主题。

  不必讳言,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并存,各种文化交融,对处于身心迅速发展而明辨是非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影响极大。特别是新媒体、互联网等,以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吸引了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干扰着他们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过去,以传统课堂说教、口号宣传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但在时代发展面前也表现出某些不足。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应充分挖掘资源,通过讲故事、听演讲、收看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在这方面,《开学第一课》做出了很好示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爱国”成为不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特别是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恰逢其时。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今天能够在安定和谐环境中工作学习,离不开革命先辈的牺牲和奉献。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更让我们深感在中小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第一课》以“爱国”为主题意义深远。

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


  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中华骄傲》。这台节目穿越五千年的时光,领略民族成长的智慧,品位祖国自强的风采,凝聚时代进步的力量。于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收到了很大的反响。

  我觉得,《中华骄傲》这个主题选的特别好。爱国,不仅是开学的第一课,也是人生的第一课。而爱国的前提,是要知国。知国才能爱国,知国才能信国,知国才能以身许国、精忠报国。

  《开学第一课》节目自2008年开始创办,当年的主题是《知识守护生命》。此后各年的主题,2009为《我爱你,中国》,2010年为《我的梦,中国梦》,2011年为《幸福在哪里》,2012年为《美在你身边》,2013年为《乘着梦想的翅膀》,2014年为《父母教会我》,2015年为《英雄不朽》,2016年为《先辈的旗帜》。

  每一个主题,都有深刻的含义。而今年讲述《中华骄傲》,意义更加深远。因为如今的中华,不仅有历史的骄傲,而且有现实的骄傲,不仅有发展成就和发展实力的骄傲,而且有发展道路和发展智慧的骄傲。这份骄傲和自信,都已经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开学第一课》节目,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设计的。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感知中国崛起的力量。让他们追根溯源,鉴古知今,为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和奋进的时代,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进而树立以身报国、振兴中华的人生理想。

  这次讲述《中华骄傲》,共分五节课程,分别是“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和“丝绸新路”。从多个角度,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乃至连很多的成年人,看过之后都热血沸腾。

  比如在“字以溯源”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现场演示了“正”和“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这是古人的造字思想,至今仍为我们的行为规范。还有一些小学生,当场就认出了甲骨文上的“雨”字。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明白,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

  再如“武以振魂”。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以及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气节。在这节课上,主持人不仅带领大家做了武术闯关接力游戏,而且还播放了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发来的视频。他说,武力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和平。但真正的英雄,不是侵犯别人,而是用一身功夫,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人民、保卫祖国。

  无论是字中的正直、武中的豪气、文中的意境、棋中的智慧、丝中的远见,都蕴含着民族的情怀,凝聚着进步的力量,展示着民族的风骨,铭刻着共同的记忆。

  鲁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为伟大的祖国骄傲,也为优秀的中华儿女骄傲。并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的崛起读书,为祖国的未来奋斗。

推荐访问:观后感 一课 开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