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发言稿 > 2023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7篇

2023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7篇

时间:2024-07-03 15:45:02 来源:网友投稿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今年1月15日,在中纪委xx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对“衡阳破坏选举案”一连发出了“这里面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市委和市政府到哪儿去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7篇,供大家参考。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7篇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1

今年1月15日,在中纪委xx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对“衡阳破坏选举案”一连发出了“这里面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市委和市政府到哪儿去了?当地人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到哪儿去了?当地的纪委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党纪国法观念到哪儿去了?这些人的良知到哪儿去了?”等“六个到哪儿去了”的诘问。“衡阳破坏选举案”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作为共产党员,应该以“六个到哪儿去了”的诘问 ,深刻反思案件教训,剖析问题根源,探究治本之策,坚决防止类似案件重演。以此为镜,照出我们党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

自重。是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每一个党员首先必须要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再进一步,我们要安守本份做到言行举止要合符其身份地位,对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对象和责任内容、责任后果全面负起责任,并坚持不懈地直到完成自己的责任使命。

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一句名言。人贵自省,贵在自觉,党的所有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主动亮出自己的缺点,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经常地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及时改正。同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加强自己道德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衡阳贿选案的发生根源在于干部缺乏自省,没有把党的政策允许不允许、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放在眼里,“目无法纪”、“目中无人”,在自省上更找不到的出发点和归宿。

自警。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警示自己,做到自我戒备、自我告诫、自我警觉、自敲警钟。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中间有一到两个党员能够做到给自己的思想敲起警钟:“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也就不会发生此起案件。正如古人所言:“常鸣警钟,行举自醒”。加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警意识和自警能力。自警是抵御外来诱惑的“防火墙”,是荡涤心灵尘埃的“清新剂”。忘记自警,好人有可能变坏。共产党人的自警,就是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以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增强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

自律。“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衡阳贿选案就是少数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毁掉了党员的一生,损害了党的形象。自律就是要让每个共产党员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定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做到先人后我,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难以做到严格自律。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具有这样的胸怀和信念,才能有自律的坚实动力。高度的自律是深深根植于人内心的事业向往和奋斗追求。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律是一面旗帜,指引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不忘立身之本,永葆政治本色!

自励。“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自励就是挖掘自己内心世界的力量,凝聚前进的动力。衡阳贿选案的发生,不能阻挡我们共产党员的脚步,我们要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争当先进,应当模范,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辉煌还是平凡,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朝乾夕惕、兢兢业业,真正做到“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衡阳贿选事件给我们每一名党员警示就是:衡阳贿选案中不少党员以身犯险,触碰“高压线”,是对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清,对正确对待和使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理解不透彻。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面临着什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共产党员时刻都要牢记自己肩负的光辉使命、坚定信仰,要时刻缅怀党的光辉历史,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期待,不能让九泉之下的人民烈士们蒙羞,不能让反党、反人民的势力看笑话,让共产党人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共和国的大地上。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2

何谓贿选,顾名思义,选举中的贿赂行为,即在选举中竞选者通过一定的金钱、财产或者其他方式对参加选举的代表和选民进行贿买,以使自己在竞选中胜出。贿选的主体是将要或正在参与竞选的人,贿选的对象是享有投票表决权的选举代表或选民。贿选的方式主要是给予选举代表或者选民一定的利益,如金钱、财产、可期待的利益回报或精神、感情上的享受等。在国外的公职人员选举尤其是总统选举中,普遍存在着选举过程中的民间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选举费用惊人,没有足够的民间资金的支持,想获得选举胜利是难以想像的。这些人一旦上台便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使自己曾经对提供赞助支持的投资者回报的诺言得以兑现。这种竞选中民间资金的介入是否属于贿选呢?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应该属于贿选。因为,其一,贿选的主体应当是竞选者,贿选的对象是选举代表和选民;而民间资金对选举的渗透则相反,是民间资本对公共权力的寻租。其二,贿选的方式呈多样化,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其他物质利益或者精神利益,可以是现实利益,也可以是可期待的利益;而民间资本向公共选举的渗透的方式是金钱。其三,贿选本身属于违法行为,而民间资本对选举的渗透行为不一定违法。

从宪法学意义上讲,我国有两类选举,一类是人大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一类是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我国目前存在的贿选也主要表现为公职选举中的贿选和自治组织选举中的贿选两种。从实际情况来看,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研究贿选不能忽略自治组织的选举。

在中国近几年大量发生的贿选案件中,一个令人非常痛心的现象是人大代表或选民常常被蝇头小利所贿买,有些地方在选举中甚至出现代表或选民被全部收买。有人惊呼,这是中国民主选举制度的失败和悲哀,认为中国目前民众的素质和教育程度不适合进行普遍的直接的民主选举。这一观点并无新意,似乎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即有人提出,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在这样一个社会不可能推行民主政治。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必然首先开启民智,然后才能向民众灌输民主。在民主制度的设计上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不考虑民情实行过度的民主必然会导致民主的“癌变”,贿选即是这一癌变过程中产生的顽症。如果该论点成立,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目前搞普遍的民主选举的时机仍不成熟,中国几十年来的民主选举的法律实践是超越历史阶段的,是失败的。果真如此吗?经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宪法学者蔡定剑认为,中国选举制度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而扩大直选最大的阻碍来自一种先验观点:中国经济文化落后,老百姓素质太低,搞不了民主选举。但大量调查表明,民主选举与公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只有利益才是决定选举的动力,有利益老百姓才有激情,才会去投票。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什么是选举制度,但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选举他们应该参加,什么样的选举他们不愿意参加,这种热情和追求不是因为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对政治的关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注,是对自己命运的关切。可见,不能以民众素质为借口来否认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和中国建国以来的民主选举实践。就公务人员产生的机制而言,否认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就意味着中国应恢复传统的举荐制、科举制,甚至军功制、世袭制。这一结论显然是荒谬的。

有人认为,贿选是民主选举制度的必然产物,有选举必然就会有贿选。纵观世界民主选举史,贿选一直延续至今。在古希腊的乡村选举中,候选人宴请选民已成为一种习惯。在阿里斯托芬的《骑士》中就曾记载候选人如何向选民贿选。在16、17世纪贿选更是盛行。在意大利,马基亚维利向李奥十世建议:如果选举结果不如您的意,就让人们得到表面的选举,用收买选票……的办法,扰乱选举的结果。在德意志,弗兰西斯一世和查理五世为争取皇帝头衔,彼此用装满金银的钱包混战。在近代中国,有曹锟贿选大总统。在当今各国,贿选丑闻更是不绝于耳[1]。从选举发展的历史看,贿选早已存在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然而,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多党制的关系制约和选举制度的精心设计以及选举经费法制化,鲜有贿选丑闻;而贿选往往频频发生在选举制度诞生的初期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中的缘由令人深思。但这一现象表明,民主选举制度并不必然产生贿选,认为贿选是民主选举制度必然产物的观点有待商榷。可以说,贿选现象与民主选举制度密切相关,民主政治为贿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在专制制度下,在世卿世禄的官僚任用体制下,不可能存在贿选。但民主选举制度只是使贿选成为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不能认为有民主选举制度必然有贿选。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会产生贿选。

贿选是公共行为的私人化。从东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尽管在选举制度发展的初期,贿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当代贿选多发生于东方。这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东方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社会关系中特别强调道德教化,而忽视法律规制。主张“德主刑辅”,突出的是礼对于法的支配和法对礼的服从,中国古代的法早已被淹没在礼教的汪洋大海中。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的法律,所谓法律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法律应称为礼法或者伦理法律[2]。这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社会是一个家国一体的身份社会,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定位于这一伦理亲情社会的某一角色。在这一伦理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靠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而是身份的尊卑和人情的亲疏。现代中国正在向法治社会迈进,但东方文化传统没有改变,虽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但真正支配人们行为的主要不是这些明规明令,而是“潜规则”。这些潜规则没有成文甚至不能成文,但却得到普遍的践行。这一潜规则的决定力量即是超越于法律之上的身份关系和人情伦理。而人情伦理关系的维系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为纽带。因此,在选举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融通关系也就成为正常现象。

贿选是政治行为的经济化。选举制度是各国宪政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其基本价值追求是实现公共参与和民主政治,其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和公正。而选举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除了依赖于选举制度本身的程序设计,还在于选举过程不受利益集团的影响甚至少数人的操纵。然而,选举的过程是政治资源的配置过程,选举的结果意味着公共权力的获得,而公共权力获得者即取得了经济资源的控制权。因此,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资源完全可能不择手段谋求公共权力,特别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学家称之为“寻租活动”。所谓寻租活动,是指为了维护现有的经济利益或对现在的经济利益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配而从事的非生产性活动。贿选是一种权力寻租,即贿选者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公共活动。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对选举不可避免的影响。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根本的原则就是追求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选举中有人完全可能运用市场经济的成本效益衡量法则来支配自己的选举行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贿选基本绝迹,但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贿选又死灰复燃。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群体的分化,人们也必然会把对经济上的要求上升为政治上的诉求。因此,转型期人们的政治参与理念普遍高涨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经济实力、地位上升较快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实力派人物,极其想在政府或人大中谋求一席之地,以维护或争取自身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3]。这是贿选得以产生的经济上的原因。

我国贿选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病。如果选举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只是走过场,选民或代表不能决定选举结果,选民或代表就不会对选举有民主热情。当选民或代表不再关心选举结果的时候,或者说,当选举过程徒具形式,当原有的选举规则已经没有意义,人们会接受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一种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等价交换。事实上,在我国民主选举实践中,大多数选举是不存在贿选的。如在一些村民选举中,村民的选举热情特别高涨,村民真正想选一个致富的领头人,而且村民通过选举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想贿选,也没有市场。所以说,防范贿选的根本是实现选举过程的真正民主。然而,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的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不民主或不够民主的因素。如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人大代表中,大多数代表都是“组织内定”的,群众联名提名产生的代表少。一些具备条件或接近条件的人选却无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也会导致他们诉诸各种非法途径,包括贿选。在选举方式上,目前在我国国家机关正职领导的选举中,大多采用等额选举的做法,在副职领导的选举中,虽然实施差额选举,但差额数量很少,而且很少的一名或几名被安排等待被“差”掉的候选人只是组织上安排的甘愿作分母的陪衬。这种选举实际上把代表当成了选举的工具,让代表们失去积极性、责任心和使命感。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代表,很容易被收买。

此外,一般认为,部分人大代表、选民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也是贿选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人大代表中,代表多是兼职的,缺乏作为代表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业务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人大代表理应是有参政议政能力,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来行使决策权的群体。因此,能否选出高素质的人大代表进入国家权力机构,关系到国家权力部门能否发挥自己的应尽职能和民主政治的良性运行。实际上,选民或代表投票选举的过程是其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博弈,从根本上说,选民或代表选举的理想结果是一个正直的富有公心的公共权力人物的产生,这是选民和代表的长远利益的寄托。可是一旦现行的政治环境和制度设计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或者说当选民或代表选举时看不到自己将来利益的实现,他们可能会很实际地接受眼前的利益,甚至连小恩小惠都不拒绝。因为,在我国目前的选举中,代表往往不能真正地表达民意,甚至有些选举只是走过场。这就造成了选民或代表参加选举但却漠视选举。20xx年美国总统大选,部分穷人为了几个面包,出卖了对国家的忠诚,甚至在网站上公开拍卖选票。出卖选票不是穷人的权利,而是由于对政治选举的漠视而进行的无奈的选择[4]。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村民选举中,村民被贿买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只是为了得到几元钱或一盒烟。能不能把这单纯地归咎于农民的素质太低呢?实际上最深层的原因是选举制度本身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着弊病。如果选举徒有虚名,选举结果对村民没有任何意义,那么村民自然将选举视为儿戏。参加选举就当是赶一次大集,去了不用花钱却可以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诚然,选民或代表较低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也是贿选得以产生的外部条件,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选举制度和机制上的原因。

因此,完善选举制度是治理贿选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

首先,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民主选举。为此,要完善候选人的提名办法,还权利于选民,代表或公职人员候选人多数由选民产生,减少单位和组织推荐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往往是由领导确定的)。按照我国选举法,一定人数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候选人(目前在我国被称为独立候选人),但在我国的选举实践中,这种自下而上的真正反映民意的独立候选人少得可怜。我国选举制度运行机制实际上很多方面都限制了独立候选人的产生。为此,在选举法的框架内,应当通过制度设计积极鼓励独立候选人制度的实施。另外,还应当规范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的条件,减少代表资格的诸多限制性条件,使选民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代表候选人的产生过程中。而且要加大差额选举的适用范围,在各类选举中应广泛运用差额选举的办法。在差额选举中,应当增加差额候选人的数量,让选民或代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其次,要实现选举程序的规范和有序。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人大代表选举,允许代表候选人以见面、演讲、答问甚至辩论等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的观点、见解和设想,给他们以公正、平等的展示机会,从而不但使选民对候选人尽可能有广泛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增加选举的透明度。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贿选。

第三,加强对贿选的法律惩治。贿选者之所以敢于贿选,在于法律对贿选的规定过于宽泛,对贿选的处理过于轻缓。如,在我国刑法中,根本没有关于人大代表参与贿选的犯罪量刑的规定。因此,应当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贿选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法律对贿选的制裁具有片面性。选举法对运用暴力、威胁、欺骗和贿赂等手段破坏选举的非法行为的惩治有专门规定。但这种惩罚主要是针对贿选者的,而对参与“贿选”的其他人员和接受贿赂人员的处罚则无明确规定。这实际上纵容了贿选行为。由于对这些人的法律制裁过轻,以至于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个误解:参与贿选和接受贿选不算违法,更谈不上犯罪,不用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这就导致接受选举贿赂的人有恃无恐,从而为贿选的蔓延提供了土壤。为此,应当通过修改选举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加大对参与贿选和接受贿赂人员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贿选。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3

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早是每个人最清醒,脑子最好用的时候,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在这个最清醒的时候规划一下今天的大体行程,目标,任务,让自己的脑子中有大体的概括,做事之前让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计划,计划像一座桥,连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去的地方,也是连接目标和行动的桥梁,做事之前没有目标,实现目标往往可能就变成一句空话,计划对于人生来说相当重要,你在计划上失败了,那你会在执行上失败,没有计划的人生是杂乱无章,看着每天都是在忙碌,但却是非常空缺的,只有让自己做好了计划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率,实现目标更顺利,每天清晨都给自己制定下今天想要完成的事情,按照自己所指定的计划去一步步的完成,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工作更加的有效率。

忙碌完一天,在晚上的时候,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今天的行程,所做的事情,有没有按照早上的计划来完成,在完成计划的同时自己又学到了哪些,自己该去改正哪些,一天当中,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每天接触的人或事不同,所以我们我们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按照张站所提的“六问六思”来反思自己,那么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工作完一天,要及时总结一天的行程,不断地让自己反思自己,改正自己,让我们不断地去进步,俗话说“学到老,用到老,学无止境”天天都要补充自己的能量,学的多自然会懂得多,懂得多自然运用多,运用多自然对我们自己,对旅客,对我们的工作都会有益的。

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张站提出的这个思想,理解透彻并且灌溉到自己的切身实践中,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不断地进步,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4

从实习到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也快有一年了,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回顾开学后的几个月,有较大的进步也还存在着不足。

总结起这几个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综合课外知识以及实际问题;在教学方面只做好了教书但未能很好的涉及到育人方面,整体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理想。

鉴于以上问题,我经过认真的思考,给自己制定了以下一些目标,以求在下半学期做的更好。

个人专业化的提升非常重要,学校一直在强调这点,而我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提升,而且给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好处。而在这个短期的目标中,主要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育人。而我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做到很好,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德育教育的问题。因此,在往后的计划中,我会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有关德育渗透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多看相关的理论资料,学习在教学中做好育人的方法以及可渗透的内容,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课堂上的教书育人相结合。

2、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多听课:除了理论的学习外还需要多于其他老师交流,请教相关方法内容并请求老师对我自己的方法与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多听课,学习课堂上实际的方式方法并,认真总结加以运用。

3、课间课后的师生交流: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在课间或课后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我不仅仅是她们的老师也是她们的朋友,让她们相信我,愿意与我真心对话,以此在一些事情或她们遇到的问题上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教学效果。在我们班,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因此一些同学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并不能快速接受。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一些原因。而在教师本身,问题就往往是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在这个问题上,经过长时间的总结与反思,以后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让课堂充满阳光与激情: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或是学生,情绪很重要。教师有激情的声调与谈吐,会让学生也随之振奋起来,这也能让学生在这一整节课中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态度。而教师在整节课中都需要保持这一心态,并且在语音语调的运用中要做到抑扬顿挫。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在课堂中,学生并不会一直都处于一个情绪高涨的状态,而是会有较大的起伏,这在于老师要如何去调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点甚至乎一个与课堂内容有些许相关的笑话,不断的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的起伏。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选用适中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适当的照顾,调整授课的方式,解题的方法尽可能让大部分的学生及时掌握课堂上的内容。在课余时间里,对一些学生也要多加鼓励。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更加努力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实践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教师。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反思,我成长的阶梯。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作为一名教师则更应该学会反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科学的反思,才能提升教学合理性,为新的教学实践计划和行动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必定是从积累许多病例和治疗方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然是在大量成功或失败的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有着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教育时机……正如有位著名学者所述:课堂每天都是新的。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边反思,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转眼间,我已经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了近十个春秋。在最初的五年里,我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也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更有着年轻教师的朝气与蓬勃,但是面对教育理念却显得懵懂而茫然。那时的我,只知道埋头工作,行动代替思考,模仿更多于创新。对自己偶尔露出的一点小小教学创意,也颇为得意。由于自己在教学方面展露的一点灵气,我也积极参加了各级教学论文评比、教学课件评比、教学公开课评比等等。总觉得只有公开课才能使自己取得成绩,只有公开课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有失偏颇,学生成了我获取成功的工具、手段。在那段时间里,我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些荣誉。

然而刚开始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有着这样一个自信,自己对学生、对课堂一直能驾驭自如,直到那一次。我记得是一次公开课,我一如既往地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载歌载舞,展示着自己的才华,然而有几个孩子,完全游离了我的课堂组织之外,他们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知道如何来应付,看着听课的老师诧异的眼神和略带失望地神情,我一时语塞,这堂课因此而失败。当时的我,面红耳赤,但深深的失落感更甚于羞愧……

正是这次的失败,我陷入沉思了之中,我开始思索这样的问题:我的课难道真的不错吗?到底是我在做秀?还是学生在上课呢?到底怎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或者是优秀的教师呢?也由此,我领悟到:教学不应是老师获取功利的手段,教育教学的最终价值,应该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教学工作,光埋头默默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思考,善于创新。从那以后,我意识到了危机感和压力感。我的脚步再没停留,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始学习。

在每学完一本教学理论著作之后,我总是把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中,在不断的调整和反思中,我慢慢地成长起来。我开始写随笔,开始把我与学生之间的感动的故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诉诸笔端,开始审视、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优化教育效果。因为有了写的欲望,这就促使我每天去做一些新的尝试,需要在平时更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关注。我也因此慢慢走向成熟,慢慢走向成功。

在之后的五年内,我陆陆续续(成绩略)

我想,这一切应该都归功于反思的力量吧,是反思给我的教学生涯不断的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是反思让我不断的成长,也是反思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长。

谢谢大家!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6

我怀着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写下这份检讨书,自从这次___(犯错)之后,经过_天时间的反思,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现在回想,我当时那样做真是太不应该了!

学校不是给一个人开的,老师们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样的集体里,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每一分子都不应该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和感受,而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一边。家长曾经不止一次教导过我,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老师也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们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而我这样做,不仅损害了他人(集体)的利益,也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我___的行为不仅让家长和老师失望,也在同学之间产生不好的影响,我感到深深的自责!

我承认自己的错误,悔恨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相同的错误,我不会再犯第二次了。因为我不想再因为___这种事再让家长和老师失望,再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好的影响,再让自己如此追悔莫及!我诚恳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学校的处理),并保证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相信我!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篇7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把这两年的一些做法做个交流。请大家多提建议!

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进步。反思与总结是让我受益最多的是一个习惯。

当我还沉浸在05到20xx年回忆中时,08级七上的期中、期末的成绩让我大跌眼镜,几门主课总分成绩几乎跌到了谷底,要不是副科好一点,我班就差点与校文明班级体失之交臂!痛定思痛,先从我本人开始反思,再到班干部,班级每一位同学,认真而细致地从各个方面找原因,那一刻,班上的同学空前的团结,而老师的那句话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次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同学们竞争意识不强,团结意识不强!那么“如何提高竞争力和团结力”又一次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由此,我班同学纷纷写出了“绝地反击,力争第一”的挑战书。从此,我班走上了挑战其他优秀班级,挑战自我的道路。事实证明,我们的这次集体大反思是绝对的明智之举,而这样的反思还只是刚刚开始。

一。我班的反思每天或每周的个人反思与总结:

主要是以下方面:

1、作业经常漏做或忘做的同学;

2、作业经常忘交或迟交的同学;

3、作业不愿做又不得不被家长逼着做的同学

二。每周每月的纪律与卫生的反思与总结:

1、主课和副课课堂的听课

2、其它自习课的纪律

这个主要通过与个别学生谈话和班干部课代表的反映来解决。

没有纪律就没有一个安静的教室来创造好成绩,没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就无法健康的学习生活。所以我教室前张贴“以静修身,宁静致远”的标语,教室的时钟上12:10处用红色的线条标出!

三。大型活动之后的反思与总结:如运动会、合唱比赛、期中期末考试等。

就比如说上周的运动会之后,我布置了学生写一篇题为《运动会的感悟》的作文,让学生围绕我班在运动会前的报名情况、班级组织训练情况、运动会时的比赛情况、比赛的成绩以及整个组织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书写自己的反思与总结

周一上交,班会课上老师选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的感悟。老师再总结几点成功之处:

1、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展活动

2、同学们的全体参与度

3、同学们的团结合作

4、一马当先的竞争意识

反思不足之处:

1、同学报名时顾虑太多,特别是去年运动会失利的同学,敢于拼搏的精神还有待提高。

2、运动会时个别同学无所事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附:运动会的奖励措施:a、运动员及的积极服务运动会的同学按表现情况加分;b、适当的物质奖励)

每个月底返还学生的书面反思总结,由学生整理装订起来!时时告诫自己!从此,无论是学校的集体活动,还是班级的小型班会、平时的阶段测试,每次同学们反思之后,老师的总结与个别人的谈话特别不能少,这样多次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打开心中的结,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让班级在总结中前进。反思处处见,处处求完善!

推荐访问:贿选 发言稿 辽宁 辽宁贿选案判决书 辽宁贿选案心得体会 辽宁贿选案几个反思 辽宁贿选案宪法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原文 辽宁贿选案观后感 辽宁贿选案反思精彩发言稿800字 辽宁省贿选案

猜你喜欢